◆尚慶海
立秋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第十三個節(jié)氣,秋季的第一個節(jié)氣,立秋意味著秋季開始,暑去涼來。立秋帶來的首先是天氣的變化,從這一天開始,氣溫逐漸下降,正如諺語所說:“立秋之日涼風至”,“早上立了秋,晚上涼颼颼”。古人對季節(jié)的變化向來敏感,眾多的文人墨客也為之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“立秋詩”,每次讀來,都能感受到秋天的涼爽。
“亂鴉啼散玉屏空,一枕新涼一扇風。睡起秋聲無覓處,滿階梧桐月明中?!彼未娙藙⒑驳摹读⑶铩芬辉妼Α傲⑶铩钡拿枋鲂蜗罂陀^,立秋之日天氣轉(zhuǎn)涼,夜間的烏鴉因為涼意鳴叫著散去,只留下玉屏孤獨地立在那里。夜深人靜之時,枕邊吹來陣陣涼風,如同扇子在扇。半夜醒來,起身到院子里,秋聲已無處可尋,在明亮的月色里,只看見滿臺階的梧桐葉。
唐代詩人劉言史的《立秋》:“茲晨戒流火,商飆早已驚。云天收夏色,木葉動秋聲?!边@首詩的意思是說從立秋這天的早晨開始,暑氣漸消,秋風也隨之陣陣而起。天闊云高收走了夏色,樹木在風中簌簌作響,已是秋天的聲音。
“始驚三伏盡,又遇立秋時。露彩朝還冷,云峰晚更奇。壟香禾半熟,原迥草微衰。幸好清光里,安仁謾起悲?!边@是唐代詩人齊己的《新秋》,這首詩讀來令人頗生感慨,三伏剛過,就到了立秋的日子。因為季節(jié)轉(zhuǎn)換,早晨起露,天氣涼爽了,傍晚的云彩和山峰非常漂亮,田里的莊稼也即將成熟,但同時原野上的碧綠小草開始慢慢枯萎,這是一個令人傷感景象。作者對世事通透,最后勸告世人:保持一顆安仁之心,不要過于悲傷。又如唐代詩人司空曙的《立秋日》:“律變新秋至,蕭條自此初?;êㄉ張笾x,葉在柳呈疏。澹日非云映,清風似雨馀。卷簾涼暗度,迎扇暑先除。草靜多翻燕,波澄乍露魚。今朝散騎省,作賦興何如?!弊x來讓人亦喜亦傷,萬般滋味在心頭。
唐代詩人孟浩然的《初秋》“不覺初秋夜?jié)u長,清風習習重凄涼。炎炎暑退茅齋靜,階下叢莎有露光。”詩人通過對尋常所見自然變化,描摹出了初秋的美好景象:進入初秋之后,夜晚慢慢變得長了,清風習習,加重了凄涼之感,炎夏終于過去了,茅齋也清靜了下來,忽見臺階下的草叢里閃現(xiàn)著露水的光華。這首詩語句平淡,但無不處處彰顯著詩人對初秋的喜歡和對生活的熱愛。
在立秋之日品讀這些意蘊深長的“立秋詩”,感受著“一枕新涼一扇風”清爽,何等愜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