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精品18禁国产在线播放_AV剧情在线观看同事不卡_国产18到20岁美女毛片_国产一级国产一级日本特一级_青草婷婷六月丁香在线

家風建設永遠在路上

◆彭源泉

2022年6月8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時指出,要推動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,激勵子孫后代增強家國情懷,努力成長為對國家、對社會有用之才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家庭文明建設,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家庭建設的新期盼新需求,推動形成了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。

“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,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,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”。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,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,不論時代發(fā)生多大變化,不論生活格局發(fā)生多大變化,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——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風。

注重家庭。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,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。不論時代發(fā)生多大變化,不論生活格局發(fā)生多大變化,都要重視家庭建設。

注重家教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。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,有什么樣的家教,就有什么樣的人。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,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,是如何做人的教育。

培育家風。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,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。家風好,就能家道興盛、和順美滿;家風差,難免殃及子孫、貽害社會,正所謂“積善之家,必有余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”。把愛家和愛國統(tǒng)一起來。家庭同國家、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。

家風建設永遠在路上。首先我們要強化學習,學深悟透《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》,堅持原原本本讀原文,逐字逐句悟原理,真正做到學深悟透,自覺從中汲取精神養(yǎng)分,崇德治家、廉潔齊家、勤儉持家,以醇正的家風涵養(yǎng)清朗的黨風政風社風。

其次,我們要對黨忠誠,發(fā)揮“家庭”教育作用。要堅持把對黨忠誠納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。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把“愛國、敬業(yè)、誠信、友善”的內容加以具體化,結合家庭自身的情況特點,制定出符合自己家庭的 “家規(guī)”,讓“自強不息”“厚德載物”“誠信為本”“止于至善”“寬厚謙恭”“克勤克儉”等成為每個家庭的閃亮名片。要在家庭教育中大力宣傳黨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、革命先輩家風、優(yōu)秀黨員干部家風事跡等,引導親屬子女堅決聽黨話、跟黨走。

第三,我們要約束自己,不斷提高政治“三力”。家庭是國家的最小單元,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礎。家風雖誕生于家庭,卻不局限于家庭,它能潛移默化塑造黨風,影響著國家治理。我們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力量,更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擔起家風建設之“責”,嚴格約束自己,堅持廉潔修身,加強黨性修養(yǎng),增強政治定力,恪守政治規(guī)矩,堅決守住傳統(tǒng)家風文化之“根”。要自覺從弘揚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美德、傳承紅色基因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高度加深認識、提高站位,增強推進新時代家庭文明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。

第四,我們要管好親友,建立良好“家規(guī)家訓”。所謂“國有國法,家有家規(guī)”,沒有規(guī)矩就無以成方圓。我們要管好身邊人、家里人,這是基本功和必修課。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要建立起良好的“家規(guī)家訓”,它是流傳下來的家族智慧,是沉淀下來的家族文化,是中華文明的延續(xù)。從《誡子書》《顏氏家訓》《朱子家訓》《錢氏家訓》到《曾國藩家書》,從周恩來總理的“十條家規(guī)”,到焦裕祿“不能搞特殊”的焦門家風,再到楊善洲對家人的“苛刻”教育。這些歷經千百年時間洗禮、世代流傳至今的優(yōu)良家風依然具有非常深遠的教育意義。我們緊緊圍繞“以嚴治家”這個核心,要充分汲取古代家訓和紅色家風的“精華”,做到“戀親不為親徇私,念舊不為舊謀利,濟親不為親撐腰”。要以良好的家規(guī)家訓引領家庭崇廉尚潔,引導家庭成員自我約束,以此夯實建設晴朗政治生態(tài)的基礎,匯聚中華民族強大的正能量。

總之,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,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。不論時代發(fā)生多大變化,不論生活格局發(fā)生多大變化,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,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風,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發(fā)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家庭美德,促進家庭和睦,促進親人相親相愛,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,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(yǎng),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(fā)展、民族進步、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。

編輯:黔江編輯1
    網絡新聞部:023-79310379 廣告聯(lián)系:13983562888 技術:023-79310379
    網絡新聞部QQ 250602167 點此給我發(fā)消息 廣告聯(lián)系QQ:37771497 點此給我發(fā)消息 技術QQ:9663649 點此給我發(fā)消息
    武陵傳媒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郵編:409099 Copyright ? 2004-2017 wldsb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渝ICP備11002633號-1  《互聯(lián)網出版物許可證》(證件號:新出網證[渝]字013號) 重慶市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:232016003

渝公網安備 50011402500016號